南京市民在玛吉阿米展馆内选购文创手机壳。
开幕式当天,塔巴陶瓷展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旦扎西(左)与旦增晋美(右)在制作花瓶。
“宁墨情、共筑梦”第三届墨竹工卡县农牧民群众看南京活动现场。
“天边之乡·藏式生活馆”高淳馆开馆当天,工作人员在展示产品。
“遇见夜金陵·筑梦新墨竹”宁墨嘉年华展演现场,南京市民驻足观看。
第三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开营。
2019年,南京初见墨竹,带着一丝好奇,怀揣满满欣喜,亲人般地道声:“你好,墨竹!”
2020年,宁墨满心期待,这一次,想靠近一点,再近一点,带着美妙之音道声:“聆听,墨竹!”
2021年,宁墨再次相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声:“筑梦,墨竹!”
同唱宁墨歌,共圆振兴梦 。墨竹梦,南京情。因为援藏,让“天边之乡”与“六朝古都”跨越3800公里走到了一起……
11月3日,《筑梦·墨竹》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在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现场,观众聆听来自墨竹工卡县的天籁之声《墨竹民歌》,欣赏藏族特色舞蹈《盛世庆百年》《欢腾的羌塘》,观看塔巴陶瓷制作,品尝甜茶、酥油茶。与开幕式同步开展的“天边墨竹最西藏”是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重点亮点活动。
在“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期间,“天边墨竹最西藏”净土产品与文化博览会每天展示一个主题,分别为开馆日、非遗日、美食日、文旅日、生活日,结合每日主题,利用文艺表演、直播带货等形式,展示西藏民族歌舞、主题体验互动、墨竹小菜籽油推介等内容。
行走其中,琳琅满目的展馆涉及西藏各市地、各产业、各行业的110家净土产品企业、民族手工业企业,这些参展企业带来了丰富且独特的商品,其中有着历史悠久的塔巴陶瓷、直孔藏香、传统藏装、净土产品,参展商品品种数量达到1000种以上,总价值约3000万元。
在塔巴陶瓷展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旦扎西与旦增晋美将陶土和水揉匀和泥,在转盘前拉着陶坯。拍器底,安器壁、器嘴和器柄,打磨抛光,雕上花纹……整个工序在两位师傅指尖行云流水地形成一个精美的花瓶,引得不少南京市民驻足观看。
博览会上,天边墨竹小菜籽油展馆内人潮涌动,购买者络绎不绝。雪山泉的灌溉,充足的光照,赋予了天边墨竹小菜籽油独一无二的品质。千年来传承的传统工艺,将每一颗墨竹小菜籽经过烧、挑、捡、碾、磨、翻、萃7道工艺,历经6个小时才能获得高品质的墨竹小菜籽油,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将健康、美味的理念传进千家万户。
记者发现,相较于第一届的两款小菜籽油,今年增加至5款。天边墨竹小菜籽油展馆负责人索朗加措介绍:“还记得2019年第一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我们带来了5吨小菜籽油,销售了3吨;第二届我们带来了30吨小菜籽油,通过线上直播订单达到70吨,最后成交80吨。”
“虽然‘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只有短短的7天,但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和包装。除了博览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外,更加要感谢南京市、墨竹工卡县各级机关单位和企业的认可,让墨竹工卡县更多群众积极加入到种植业的大军中,在促进增收的同时,让更多群众对生活充满了幸福的希望。”索朗加措高兴地说。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加深宁墨两地的非遗文化交流、文化互动,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探索非遗活化新路径,让更多的墨竹非遗文化走向市场,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在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的推动下,“天边之乡·藏式生活馆”高淳馆在高淳老街开馆。
充满墨竹风情的藏式生活馆吸引了不少市民与游客,走进馆内,整齐陈列的塔巴陶瓷、藏靴、藏式摆件、藏式水果托盘、唐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和文创延伸产品,色彩浓郁、古朴典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藏式民族特色生活中所涵盖的细节。
今年,“宁墨情、共筑梦”第三届墨竹工卡县农牧民群众看南京活动中,由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带头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2人组成的代表团,在5天时间里赴南京市各区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其中还涉及中山陵、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零距离”感受宁墨情谊。返乡后,农牧民群众代表将组成宣讲队伍,赴墨竹工卡县进行巡回宣讲。
今年46岁的达瓦次仁来自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藏,他时不时都会拿起手机记录下南京的美好。
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从没敢想过有一天能来到南京这座大城市参观学习。“非常感谢南京、墨竹两地的党委和政府给我们百姓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感受南京文化的同时,我会努力学习各种今后会用到的经验做法,回去后一定认真分享此行的所见所闻。”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更是进入了全面部署、加速推进的阶段,为进一步推动宁墨交流,深化两地友好协作,突破制约墨竹工卡县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宁墨情、共筑梦”第三届墨竹工卡县党政干部乡村振兴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南京市栖霞区委党校开班。
在为期12天、11场的专题培训中,既有课堂专题教学,也有实地考察调研。课堂教学中,讲解党史、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分享南京各区、县、乡村建设经验等;现场考察调研中,重点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介绍。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更好推动墨竹工卡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还将重点介绍栖霞区在社会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出来的经验与做法。
参加培训的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党建专职副书记次仁平措对培训中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提升基层工作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等课时非常感兴趣。
今年35岁的次仁平措在基层已经工作了10年,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此次培训非常实用且机会难得,我将在培训中认真学习,专心听课,力争把所学内容学懂、吃透,并将学习所得所获灵活运用在今后工作中。”
为切实打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主动仗,第三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的35名特训营学员将在南京市继续以“1+3+N”的模式(即:1个月的封闭式训练、3个月的见习,拿到N多种管理工具,实现N多种就业、创业可能性)进行培训。其中,为期1个月的特训营,将以理论辅导、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参观体验、实践见习为主要形式。
特训结束并见习3个月后,根据学员兴趣、专业、能力,推荐到相关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见习。见习期结束,根据见习情况和用人企业意见,协调南京市人社局提供就业岗位,在学员和用人企业之间构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由双方自主选择。
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今年23岁的德吉拉姆说:“非常感谢南京、墨竹两地党委、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难得的体验机会和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在特训中,我将以最饱满的状态学习实践特训营老师教授的新理论、新知识,回到家乡后学以致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墨竹、新拉萨、新西藏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截至目前,两届67名特训营学员顺利结业,就业率实现100%,累计跟踪培养学员437名,成功开创了墨竹工卡县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局面。
连日来,南京城的夜晚格外热闹,第三届“遇见夜金陵·筑梦新墨竹”宁墨嘉年华活动成为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11月的南京夜晚已有了些许凉意,但活动现场热情丝毫不减。琳琅满目的墨竹特色产品引得游客争相抢购,秦淮区大成殿广场、六合区市民广场内的探亲证发放处人潮拥挤,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墨竹工卡县旅游景点宣传册以及万人探亲体验卡,市民、游客只需在申请表上填写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就能拥有一张探亲卡。
嘉年华现场,南京市民贾如忠手提墨竹工卡特色产品开心地说:“今年是南京市对口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26周年,能足不出市就欣赏到来自墨竹兄弟姐妹的热情表演,我非常开心。《南京墨竹一家亲》这首歌曲更是唱出了我们两地人民多年来浓厚的民族团结情,回去后我要多听这首歌,争取学会唱这首有意义的歌曲,等到去墨竹工卡县旅游时高歌一曲。”
为了让前来墨竹工卡县的南京市民更加深入、详细、全面了解墨竹工卡县,此次活动特别推出了《红色之旅》《康养之旅》《生态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游客凭探亲卡可在探亲卡涉及的墨竹工卡旅游景区内享受半价优惠。
活动周期间,“宁墨情·医公益”爱心医治南京行活动中,来自墨竹工卡县17名先心病、重症畸形患儿,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等先天性疾病患儿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免费接受治疗。病房内外,墨竹工卡县卫健委工作人员卓拉、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生巴桑旺堆与护士德吉仓决忙着翻译医生的嘱咐、记录着每位患儿的病情进展……搬迁群众措吉拉姆11岁的大儿子扎西班丹曾患有心肌缺损,经过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手术后,如今健康活泼。此次她与2岁患有先心病的小儿子贡觉次培再次来到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时百感交集,她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南京、墨竹各级政府的救命之恩,感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的两个孩子得到及时救治。”
为进一步深化宁墨对口支援合作,聚力民生改善,强化产业合作,坚持“志智双扶”,促进民族交流,进一步巩固“宁墨一家亲”情谊,第三届“携手与‘宁’‘墨’契共赢”发展恳谈会上,南京市8家市属国有企业与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结对,开展企乡共建。现场合作双方签署企乡共建合作协议,相关方还签署了园区运营、科技帮扶、文化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实现合作共赢。
恳谈会上,启动了“在宁苏商走进墨竹”活动,致力于让更多企业参与到墨竹建设中来, 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在墨竹工卡县推出的人文纪录片《在天边》首映式中缓缓落下帷幕,虽然期间开展的活动、呈现的内容、讲述的故事、传达的情谊有限,但“南京墨竹周”每次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必将更好促进宁墨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