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城市“绿肺”——雅砻人民公园环境优美,成为市民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记者 刘枫 摄
贡德林草原绿野绵延,普莫雍错水蓝如天,结巴沟里空气清新、绿草如茵……夏日山南,美景无处不在,人们登山、赏景、郊游、过林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山南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这一目标,持之以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8%,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土壤环境持续安全稳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持续稳中向好。
综合施策——
绿色发展驰而不息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加查环境真是好!”夏日时节,加查县崔久沟山青、水绿、天也蓝,环境分外优美。专程到此的游客张先生,拿出手机,对着美景拍个不停,最后把美图发到微信朋友圈,“晒”出那抹“西藏蓝”,引来亲朋好友的纷纷点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对此,山南市全力以赴抓好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积极实施乡村生态振兴、环境治理现代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十大行动”,让绿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错那市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曲松县邱多江乡等31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洛扎县生格乡木村等157个乡镇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居);错那县勒布沟门巴民族乡积极申报创建第七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系列举措让山南市在绿色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山南市持续抓好“绿盾2022”监督工作、江河源区划定工作和生态岗位监管工作。组织贡嘎县、浪卡子县开展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5处疑似一般性问题线索清单的核查、查处、损害赔偿和整改销号;前往措美县、浪卡子县等县现场考察雅砻河、西巴霞曲源区、门曲源区植被覆盖、生态环境等情况,并采集河流水样;对辖区内生态岗位人员进行排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及时清退,确保当前全市29218个生态岗位人责相适,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作用。
突出重点——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
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向山南市转办44件信访件,已办结40件,阶段性办结4件,办结率92%;加强对饮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情况排查整治,推进8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已完成整治75个,整治率达88%;开展202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工作,完成21个行政村、7个未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和在建项目的成效评估……
上半年,山南市始终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关键举措,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
在措美县哲古镇哲古社区,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全村卫生日”等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全社区群众力量,清扫白色垃圾、清理畜粪杂物,已成为这个草原牧村的常态。
该社区群众巴桑次仁说:“现在,我们爱护环境的意识都很强,只要看到垃圾,社区群众都会主动清理。社区环境好了,生活很是舒心。”
通过制定实施“无废城市”建设鼓励办法,积极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大防污治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教育力度,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人人爱护环境已成了山南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山南市创新机动车排放监管模式,依托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对全市3家机动车尾气监测机构共计9条监测线实施监督,有效对高排放车辆、黑烟车实时连续在线监测。上半年,全市累计检测19270车次,遥感检测系统检测12.0314万车次,有力巩固了大气环境。
管服并重——
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监管和服务是生态环境工作的两个支撑,既要从严加强环境执法,又要优化环境准入服务,推动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高质量发展。
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的援藏帮扶下,山南市“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正式验收,山南成为全区首个建成电力大数据平台的地市,这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实现精准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山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邢运江说:“目前,该平台内已接入全市污水处理厂、医院等32家企事业排污单位,共计109个监测点位,全市12县(区)实现全覆盖。通过该系统,我们能够对企业环保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监控,确保环境执法有据、有力、有效。”
上半年,山南市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生态环境安全隐患等,深入重点排污企业,出动执法人员190余人次,检查企业95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10家(次),立案查处1家,受理“12369”环境举报案件6起,办结率100%,有效发挥了环境监管的作用。
在环境准入服务方面,山南市生态环境部门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提高审批效率和审批质量,为山南经济发展努力做好环境审批服务。
上半年,山南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4个、报告表48个;边境4县(市)实行环评审批分类改革试点项目6个,办理排污许可证8个;指导督促67家企业完成2022年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工作,推动环境准入服务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