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十年韶华铺就惠民“幸福路” 2023年12月05日

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先后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稳步推进合作进程,持续加深各领域间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西藏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西藏如何在未来进一步扮演好与南亚贸易往来的重要角色?就以上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区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背景意义】

天然特殊枢纽位置 西藏被国家赋予重要任务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分别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天然处于中国与南亚等地区交流合作的枢纽地位。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西藏是国内18个承担具体任务的省份之一,被国家赋予“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的重要任务。在当年8月中央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又对西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即“将西藏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那么,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西藏而言有何意义?从地缘经济来看,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拥有21个边境县、112个边境小镇(2022年数据),这是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特地理优势。西藏内联“一带一路”倡议区域上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又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接壤,既是贯通中外的重要物流枢纽,又是中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门户。

此外,历史悠久的民间贸易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所向,食盐之路、麝香之路、黄金之路、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传承下来的互惠互利边贸方式,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为西藏经济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自我发展动力。

【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宏观格局下 南亚地区最前沿“桥头堡”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江洪介绍,若是以环喜马拉雅的视角,审视西藏拥有的独特区域位置,并将西藏置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宏观格局下,可以看到,西藏已经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枢纽、通道和最前沿的“桥头堡”。

那么,西藏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呢?张江洪介绍,西藏面向南亚地区的开放,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外市场辐射和对内市场联动,更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民心枢纽,不仅要将国内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等地的文化、经济、信息资源向西藏吸引汇聚,还要推动南亚各国的相关资源实现流转,从而互通在西藏、交融在西藏,并且能够在西藏民众的深度参与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增长点。“西藏居高原要地,处南亚要冲,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格局中,直接或间接地与多方开展合作,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表示,10年来,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西藏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围绕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跨区域交流、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内外结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沿边开放经济带正加速呈现。

【展望未来】

接地气聚人心 让“一带一路”惠及人民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亚波介绍,中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积极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

推动政策沟通,增进中尼政治互信,凝聚共同发展的共识;推动基础设施联通,打通交通堵点与断点,为维护供应链稳定注入正能量;推动贸易畅通,释放互利合作的活力;推动资金融通,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动民心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广泛社会基础。

中尼共建“一带一路”中,应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重点加强贸易投资、旅游、能源等领域合作,稳步拓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合作,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聚焦减贫、农业、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西藏围绕“南亚大通道”建设等目标任务,积极进行规划设计,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成绩斐然,对外开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十年韶华,西藏铺就一条惠民“幸福路”!